朝鲜仁祖的被逼投降与大明崇祯的被逼殉国, 面子其实没那么重要


1637年2月24日(正月三十)南汉山城,被围困数月之久的朝鲜仁祖从南汉山城中出,褪去王服,身穿青衣,拜见刚刚称帝不久的皇太极,行三跪九叩之礼,至此朝鲜与明朝的关系彻底决裂,朝鲜开始了奉满清为正朔,史称丙子胡乱。
从1636年12月28日(十二月初二)到1636年2月24日,不到两个月清军迅速南下,并成功把朝鲜仁祖包围在了南汉山城种,在被围期间朝鲜朝中充斥着主和与斥和两派,或战或和一直争论不休,虽然各地援军也取得了一些战果,先后斩杀了一些满洲将领,但是败局却无法挽回,在极度绝望之中朝鲜仁祖最终选择了出城投降而并没有选择带领全城以身殉国。
虽然遭受了巨大的屈辱,被掳去大量人口,世子也做了人质,但是这种屈辱却保住了朝鲜,保全了很大一部分的朝鲜文化和服装,没有像中原十多年以后的那样剃发易服,世人眼中丧权辱国的另一面是保全了整个朝鲜。
几乎是同一时代的明朝末年,大明崇祯皇帝,面对李自成的农民军,和满清的双重威胁,明知有避祸之道,却仍然是困守北京孤城,死活不迁都到南直隶南京,以至于最后以身殉国,造成了南明无主继而产生了南明各政权间的内乱最终让满清一统天下,剃发易服汉文化尽失,大明三百年的基业也荡然无存。
其实明朝比任何朝代都更有迁都的机会,因为明朝始终都有两个京师,南直隶同样设有六部,甚至国子监,翰林院,都察院等机关也一应俱全,可以说迁都比南宋靖康之耻后的情景不知道好到哪里去,哪怕是靖康耻后的南宋,南迁之后也延续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更何况是大明朝这样南京首都各部各机构都在的情况呢。
可是崇祯皇帝就是死活不迁都,为了一些所谓的名义,为了所谓的想要做一个中兴之主的志向,再加上“铁骨铮铮”群臣的大义的激烈反对,让他一再犹豫不决,直到大顺军攻破保定,就再也没有了退路,只能困守北京,终究北京城破崇祯无奈之下殉国。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不要面子开溜的政权反而存活的更久,即便是如同开创大唐帝国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756年遇到安史之乱时,也是仓皇选择逃离国都;763年唐代宗面对吐蕃大军时逃离长安东走陕州;783年唐德宗因为泾原兵变出逃长安;880年和885年唐僖宗又两次弃守长安。唐朝皇帝没要所谓的大义名声,国都几次沦陷,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唐朝国祚290年,至于宋朝,西晋的南迁也把政权保存了下来。
朝鲜仁祖的跪着生却保住了朝鲜,大明崇祯的站着死去葬送了大明,同样是被逼无奈,两种选择造就了不同的结果。如今就连北朝鲜政权的金正恩都向他的死对头美国交核示弱了,所以面子其实真的没那么重要。

评论